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
《竹书纪年》一共13篇,讲述了夏天、商、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,每年编纂一次。
中国是历史记中最完整的国家,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5000年。竹书纪年从夏天的早上开始将近四千年。能调查某事件具体发生在哪一年、哪一天是从鲁隐公开始的。为什么鲁隐公的结局?孔子的《春秋》是鲁国国史上写的,从鲁隐公元年开始的。
《春秋》的成书时间是东周的春秋末年,但还不是最早的史书,在中国史可有考试的最早的史书是现在的《尚书》。“尚”是“上”,“尚书”是“上古之书”的意思。
三皇五帝、三皇:燧人、伏羲、神农、五帝:太昊、炎帝、黄帝、少昊、颛顼
但是,《尚书》是从上古尧舜到春秋秦穆公散落的历史资料的总结,还不知道属于什么类型。为什么不写在编年史上。理由很简单,因为编纂者能找到的史料非常少,或者从那个记录的历史阶段来看,编年史并不是必要的。
但是《春秋》不同,《尚书》之后有《春秋》,这是中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,之后的《左传》更加完整。《左传》的记述以战争为主。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“国家大事是祭祀戎”,国家主要关于两件大事的祭祀和战争,不太需要记载祭祀这一惯例的公务。战争并非如此,而是与国家荣辱的存亡密切相关。
西周晚期毛公鼎在周宣王即位之初振兴朝政,毛公将国家政务的治理铭记于心。
之后,西汉司马迁的《史记》登场了。因为之前的西周、战国、每个人的帝王将相,都是你歌唱的我登场,比起戏台,我在电视剧中演绎了数倍精彩的人生大戏剧。在这个阶段,司马迁已经成为了能够制作纪传体史书的素材。
接着东汉班固的《汉书》是断代史,所谓断代,是只记述一个王朝兴衰的历史。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断代史这个样子呢。这实际上是秦汉以来,中国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光辉。从《汉书》开始,中国就形成了记录历代“正史”的传统,二十四史除了《史记》之外,还有断代史。
春秋晚年、孔子及其弟子
唐朝之后,出现了新的史书文体。那就是“政书”。政书是什么。这是一本专门记述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书籍,只有一个国家的典章制度日益成熟、完善,才能体现这一史书文体。唐代杜佑的《通典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体例政治书。
之后的北宋年间,司马光编纂了《资治通鉴》,从书名可以看出是编年体的通史(『史记』为纪传体通史),以历史为鉴,指导如何强化君王的统治为目的。接着出现的南宋袁枢的《通鉴纪事本末》,还有各种方志,家谱、时令、史评等史料形式也是根据历史的必要性而产生的史书体裁。
唐杜佑撰《通典》
所以史书的文体并不是由史学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决定的,而是由所处的历史大环境的影响形成的。
关于史书的类别,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《四库全书》史部,根据分类法,一共有15种,可以细分几个小类。
(图像来源于网络,如侵入或删除)